中国园艺学会球宿根花卉分会第十届花境研讨会在上海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百余位专家学者、行业精英和花境爱好者齐聚上海,围绕花境领域的前沿话题,通过主旨演讲、专题报告和优秀作品分享开展交流探讨,为推动花境事业的蓬勃发展,注入全新活力。
会上,中国园艺学会球宿根花卉分会副会长、花境专委会主任委员成海钟全面回顾了中国花境大赛自2017年首办以来的发展历程。他指出,大赛的目的不仅是为了选拔优秀作品,更是为了推动花境行业的整体进步。大赛凭借系统化的工程竞赛;长效化的竞赛导向;特色化的景观呈现;民族性的发展趋势的鲜明特色,吸引众多专业人士和爱好者参与其中。截至目前,已连续成功举办了八届的中国花境大赛,共有全国27个省(区、市)的186家机构和个人的594件作品参赛,共评各类奖项388件,其中钻石奖(特别大奖)12件,金奖作品94件。
成海钟在对获奖作品进行精彩分享点评的同时,直言不讳地指出了部分作品参赛作品从设计到作品落地,从资料提交到养护台账,存在的问题。他表示:中国花境大赛将坚持评价项目涵盖花境营建的全过程;坚持评价标准紧扣行业发展的最新要求。坚持从严规范参赛资料的真实性、规范性、完整性和时效性。坚持"美观、长效、低维护"的花境发展目标,鼓励建成花境参赛,鼓励获奖作品重复参赛。坚持结合工程项目参赛,不提倡为参赛而特意营建花境,同时将逐步细化不同区域、不同类别花境的评价标准,保证大赛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在2024年11月举行的第十四届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上,首次将“百姓园林”明确定位为风景园林转型发展的时代主题。这一主题的提出,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体现了风景园林行业更加关注民众需求、追求共享发展的理念转变。
浙江大学教授夏宜平在以《花境—百姓园林的新需求》为题的主旨报告中,从花境走进百姓园林、花境走向城市花园、花境响应公众需求和花境可持续发展之路四个方面,通过花境与“百姓园林”的关系展开论述,精彩呈现了花境在百姓园林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和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