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追根溯源
德国在屋顶花园的研究方面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日本、美国等对花园屋面的技术研究及发展均是基于德国的基本理论。德国FLL机构对植物根阻拦材料的试验研究及检测标准是世界上公认的最具权威性的植物根阻拦性能认证标准。
在德国,植物根阻拦材料并不是最先在花园屋面上得到应用的。如图1-1,1-2所示,即使是在仅有防水层或包括压制层的屋面上,由于空气的流动作用导致一些植物的种子飘落屋面上,在一定的条件下,植物也能顽强的生长。其后果导致其根系穿透防水层,甚至结构层,从而使整个屋面系统失去作用。
二.对花园屋面的认知
在花园屋面上,由于土层的存在,产生了更有利于植物生长的环境。中国有句俗话‘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但用在花园屋面上却有失偏颇。其他的一些外来植物一般都较我们预先铺设的植物更具生命力,这些植物会不断侵蚀其他植物的领地。如图2-1所示
另外,如果我们认为草类植物的根系不够发达或强度较差,就会走入另一个误区。如图2-2及2-3所示,草类植物的根系相当发达并且穿透力较强,对防水层及结构层的破坏不亚于灌木和乔木。
三.植物根阻拦的必要性
植物如果在无下部结构的自然土的生长环境下,植物的根系可按自然规律生长而不受其他条件的限制。而当我们在建筑物的结构层上进行园林建设时,就必须引导和限制植物根系的生长,其必要性在于:
1.防止植物根穿透防水层而造成防水功能失效;
我们知道,在屋面结构层上进行园林建设由于排水、蓄水、过滤等功能的需要,屋面种植结构层远比普通自然种植的结构复杂,而防水层一般处于最下面一层。如果一旦防水层被穿透而进行维修时,将导致运作良好的其他各层被同时翻起,增加不必要的直接维修费用。同时,维修过程中所需材料、机具的搬运及运输而影响建筑物的正常运作,建筑物所有者为保持清洁和形象而导致的间接损失不可估量。
2.防止植物根穿透结构层而造成更为严重的结构破坏;
在没有植物根阻拦措施的情况下,屋面所种植物的根系会扎入屋面突出物(如电梯井、通风孔等)的结构层、女儿墙而造成结构破坏。这种破坏一方面来讲不仅比第一种情况会增加更多的维修费用,而另一方面这种破坏如不及时补救,将会危及整个建筑物的使用安全。
综上所述,从经济和安全角度考虑,植物根阻拦层的设置对于花园屋面的建设是不可或缺的。如果忽略植物根阻拦层的设置,将造成因小失大的严重后果。
玉兰(MagnoliadenudataDesr)别名山玉兰、白玉兰、望春花等。木兰科落叶乔木。高达15-20米,径粗可达200厘米,叶片互生有时呈螺旋状,宽倒卵形至倒卵形,长10—15厘米,宽6—12厘米,先端圆宽,平截或微凹,具短突尖,故又称凸头玉兰;中部以下渐狭楔形,全缘。玉兰叶在基部通常有托叶或附属物,托叶有两种,枝端芽末的托叶贴生于幼茎上与叶柄分离,呈覆瓦状;叶部托叶散生,瓦刀状,粘着叶柄基部两侧,芽伸叶长,托叶脱落,幼枝上残存环状托叶痕,花大,白色,花瓣9片,偶有12—15片,甚至20余片者,倒卵形,玉白色,有时基部带红晕;花瓣基部带红晕的是原种,俗称“山玉兰”,花瓣纯白色的是栽培种,俗称“白玉兰”。花丝紫红色;雌蕊群淡绿色,无毛。聚合蓇葖果圆柱形,木质,青绿色,成熟时转红褐色,长12—15厘米,径3—5厘米,巨者有时长达25厘米,重达250克;具白色皮孔,通常部分心皮不育而弯曲,。早春先花后叶,花期因产地气候不同而不一,昆明11-12月,广州2-3月,杭州3月,北京4月,果期9月。 原产我国中部,现国内外广为栽培。玉兰为著名的早春花木,自春秋时代被引入园林栽培。花先叶开放,白色微碧,香气似兰,故名玉兰。每枝一花,生于顶端,千枝万蕊,莹洁清丽,盛花时亥口雪山琼岛,堪称一绝。园林和庭院中可将大树孤植于草坪之中、对植于建筑物人口两侧、列植于建筑物南向窗前或道路两侧。若以常绿树作为背景则花色更为洁自醒目。若大片栽掉,可造成“玉兰院”、“玉兰园”等壮观景致。亦可与紫玉兰间植,花时紫自相间,交相辉映。是一个重要的园林绿化树种。1986年上海将玉兰定为市花。同时,玉兰小苗又可做为广玉兰(MagnoliagrandifloraL.)等木兰科植物的砧木。一般文献介绍木兰科植物嫁接通常均以紫玉兰(MagnolialilifloraDesr.)为砧木。笔者认为,玉兰在全国各地广为栽培,浙江、安徽、江西等地野生资源也较为丰富,种子容易获得。且玉兰种子的市场价格也低于紫玉兰种子,而嫁接成活率则不低,故木兰科植物嫁接繁殖的砧木还是用玉兰为宜。目前各地生产实践中也主要以玉兰为砧木。如木兰科植物的主要产地浙江嵊州、江苏吴县等。 玉兰常用播种、扦插等法繁殖。由于玉兰的扦插繁殖成活率低,所以生产上多采用播种繁殖。玉兰种子心脏形或不规则多面体形,长约9毫米,宽约6毫米,种皮从外到内可以分为三层,最外为革质层,呈鲜红色或粉红色,极为光滑,通常称为假种皮。中间层肉质,乳白色,手触有油腻感,最内层为一坚硬内种皮,未成熟时黄褐色,过熟时则为深黑色,有光泽。有的种子完全成熟时也呈深褐色,其品质就稍差些。红色的外种皮和含油肉质的中种皮都是为了吸引昆虫与鸟类啄食,以利于种子的散布和萌发,坚硬的内种皮可以保护幼小的生命在萌动前免遭伤害。种子的千粒重约146克。 笔者从事园林植物种子工作多年,对玉兰种子生产的整个过程有一定的了解。现将我的一点实践经验总结介绍如下。 一.采集 1、采集优良的种子为了更好的繁殖玉兰,必须采集优良的种子,即采集品种优良而纯正,籽粒饱满而新鲜的种子。如需向外地引种时,应从与本地区相同生态条件的地区引种,比较容易成功。 2、掌握采种时间,采集充分成熟的种子玉兰对温度较为敏感,各地花期相差很大,果熟期亦不等。即便在同一地区,不同的年份因气候变化也影响种子成熟期,一般干旱少雨的年份种子提早成熟,阴雨天多则种子成熟期推迟。在采种前须密切注意玉兰聚合蓇葖果的变化。植物种子往往都是生理成熟在前,形态成熟在后,故在玉兰聚合蓇葖果果皮硬化,转红、稍有开裂露出红色假种皮时即可采种。据笔者记载,自93年以来我们在开始采种的时间早则8月22号,晚不过8月29日左右,在9月20日前采收完毕。太早采收时种子未成熟影响发芽率,太晚了聚合蓇葖果完全开裂种子就会自行脱落不易收集了,且易被鼠啮。 3、采集的方法我们采种用的工具是在长短不一的竹竿前端装上镰刀。竹竿长的约3-5米,适用于小树,可站在地面直接采收;短的约1.5-2米,适用于高大的树木,攀爬上树采收。因此时第二年开花的花芽已形成,采种时须注意保护,将镰刀对准果柄处钩落,尽量不要弄断其它枝叶。据观察一个果实最重可达3百余克,从高处落下有一定危险性,故应做适当的防护措施。 二.调制 所谓的采种其实采的是果实,把种子从果实里取出的过程就称为种子的调制。 1、脱粒果实采下来后应立即在太阳下摊薄暴晒,其果皮会自行开裂,即可取出带红色假种皮的种子(俗称红子)。注意应经常翻动,即可防止温度过高有可促使种子脱出。此时果皮如果受潮将不再开裂,需避雨,且这个季节日夜温差较大有露水,故应在晚间将果实移入室内。可以在移动过程中顺便用筛子筛出已脱开的种子。整个过程需要好几天。 2、浸种即将已经脱出的红子浸入水中,此时那些籽粒饱满的种子会沉入水底,而空瘪粒及混杂的叶子、嫩枝和其他碎片则浮在水面,可以方便的清除。浸种的时间为1-2天,不可超过50小时,其间也应经常翻动。加入3-5%的氢氧化钠有助于假种皮的加速软化,以方便清洗。 3、清洗一般资料均介绍用草木灰来搓洗,其实这只能适用于少量种子。若是大量种子的话笔者采用以下方法:从水中取出红子后装入麻袋,用脚不停地踩踏(类似于腌菜),并用水冲洗。约20-30分钟后取出放入竹筐淘洗,洗的越干净越好,以防将来储藏时发霉。 4、阴干然后放在匾中摊薄阴干,每平方米摊7500克,阴干的过程越快越好。如遇湿度较高的天气可用电扇吹至种子表面干燥,同时每隔半小时用手翻动一次。注意此时种子绝不可以晒太阳否则将全部失去活力。正常的种子呈深黄色到黑色,浅黄和白色的种子应拣出。在种脐部位如有明显的白点说明未洗干净,将来容易引起霉变,需重新清洗。 三.储藏 种子阴干20天后基本干燥了,可继续放在匾中,也可装入袋子,不过袋口不宜扎紧,以利透气。待日均气温到5度以下时即可储藏。玉兰种子宜采用低温湿沙藏,以模拟自然环境促使来年种子发芽整齐。沙可用普通的河沙,清洗干净即可。湿度以一捏成团一搓既散为宜。用一层沙一层种子堆放于室内,每层沙的厚度为2-3cm。储藏时要注意保持湿度。建议每隔15-20天更换一次沙,并拣出种皮上有水粘着较多沙砾的种子。这些种子往往已经腐烂,会影响到其他种子。 储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发芽率,须谨慎对待。 四.播种 时间一般在春节过后即可进行,最晚不晚于清明。当然这是以华东地区的气候为例,再往北可推迟,往南可提前。播种传统上采用条播,第二年移栽。但以我的观点还是撒播,出苗后既移栽比较好。因玉兰种子脂肪含量较高,啮齿类动物如松鼠等极为喜食。所以在播种到出苗的时间内需用覆盖薄膜等措施防止。发芽后待小苗出现两片真叶即可移植,株行距25*25。注意玉兰是肉质根,无论播种地还是栽培地都应选择地势较高,不积水的地方。 玉兰在园林绿化是一个优良的树种,市场上长盛不衰。近几年来木兰科的一些树种如乐昌含笑、红花木莲、乐东拟单性木兰也逐渐走俏,甚至供不应求。上面讲的方法同样也可用于这些树种的种子处理,希望本文能对那些苗圃生产者有所帮助。 |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植保工作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众所周知,城市园林生态系统是一个在人为干预下的极不稳定的生态系统。随着系统内植物的不断更新及改换,再加上单一栽植同一种植物,使得有害生物的规模暴发成为可能;同时,随着城市环境的不断恶化,植物的生长势减弱,也促进了病虫害的滋生。面对这样一个严峻的形势,园林植保将向何处发展,已被提到重要的议程上来。
植物保护发展到今天,对有害生物的认识已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已不再只简单地把它看成是对立体,而是从生态学角度去充分认识它的利弊。它们是生态系统中的一分子,在其系统发育过程中,经过演变和自然选择,与其寄主植物和其他生物及非生物因子建立了紧密的相互依存和制约的关系,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当外来物种入侵或环境条件改变时,天敌大量减少,平衡才会被打破。对于一种外来的入侵物种来说,由于离开原生活地来到新的环境中,天敌种群尚未形成,使之成为该环境中的生态霸主,对整个生态系统的影响是巨大的。因此,现今全国各地大规模绿化引种,对园林生态系统存在巨大的破坏隐患,更应引起有关部门或植保工作者的注意,在检疫上要严格遵守各级检疫法规。
由于城市园林生态系统的特殊性,必然要求其在病虫害防治的时候,以不污染环境为前提,且要兼顾绿化效果,所以不能生搬硬套各种特点不同的农林害虫的防治方法。应大力提倡“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策略,将重点放在如何避免大病虫害的发生而不是放在病虫害产生后如何防治打药上。利用植物之间相生相克的原理,合理安排植物种植格局,相互促进生长,共享天敌,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这已渐渐成为目前园林植保的主流,但具体的实施还需要一个较漫长的过程,需要各级植保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同时,保护天敌的植保策略也使园林植保手段更趋向于使用高效低毒和生物农药以及人工向环境中释放天敌,以使园林生态系统尽快达到平衡。
随着新的病虫害防治技术的不断更新,城市生存环境的不断改善,城市园林生态系统一定会发展成为一个害虫、天敌、环境三者间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成熟而稳定的生态系统,园林植保工作一定会走上一条良性发展的道路。
从目前各地的植保现状看,主要以化学防治为主。由于城市内树体高大,为保证打药质量,使树体各部位用药均匀,只能用大水车高压喷射,其结果是少量农药被植物吸收,被虫子吃掉,大部分流失到我们周围的环境中。因此,发展无公害城市园林植保势在必行。
严格检疫,杜绝带病苗木出入
随着城市园林事业的发展和国际、国内、省际交往的增多,以及物质流通系统的发达,苗木内运外调、区域间流通成为十分平常的事情,造成了外来重大树木病虫害传入的风险性也不断增加。国内近年来发生了许多外来有害生物入侵并造成严重损失的事情。如美国白蛾、松材线虫、松突圆蚧等的入侵。国内原有的一些重大病虫害的分布和危害区域也在急剧扩散,如光肩星天牛、黄斑星天牛、臭椿沟眶象等。因此加强植物检疫任重道远,要从根本上杜绝病虫害的蔓延和扩散。城市园林部门应该设置园林植物检疫部门,负责园林植物检疫及病虫普查。从外省市或国外引进种苗时,负责提出检疫对象,并按调进种苗检疫的认证进行复检验收。调出苗木时,应由检疫人员进行场地初检,经植物检疫部门签证后方能调出。
加强管理,结合生产防治虫病
园林是美的艺术,讲究植物造型,可以结合修剪,剪掉病虫枝,消灭病虫源;必须加强管理,合理施肥、浇水,促其早成活、早发芽,增强树势,提高植株抵抗力。园林设计时要合理布局,加重病虫害发生的树种不能混在一起。
避免污染,生物防治将成主流
生物防治是利用生物的天敌、昆虫致病菌、农用抗生素及其他生防制剂等控制园林病虫为害的方法,包括利用益兽、益鸟、益虫、益螨,有益的细菌、真菌、病毒、激素等来消灭园林害虫。这是无公害园林植保的重要防治手段,可以取代部分化学农药的应用,减少化学农药用量。生物防治有许多优点,保护环境,不易造成环境污染,害虫不易发生抗性,对人、蓄、植物安全。使用得当,可以做到经济有效,还可节省劳力。最近有报道称天津市园林部门放飞了两亿只白蛾周氏齿小蜂,可保护5万株成材树木免受美国白蛾的侵害。
形式多样,物理防治效果显著
光诱杀:采用60.96厘米(24英寸)黑光灯,挂灯高度宜高出主要花卉植物高度的10~20厘米。在基本密闭的温室或保护地内效果更好。在收集漏斗口处应有较长的接筒,下接毒瓶,瓶内可放置有较强熏杀作用的敌敌畏或三氯甲烷(用棉花吸附)。
色诱杀:采用黄色粘胶板,放置在花卉栽培地或温室内,可以诱粘到大量的有翅蚜虫。另外,还可采用银白锡纸反光拒栖迁飞蚜虫等。
热力处理:利用提高温度持续到一定时间,可达到防治病虫的目的。
铁纱隔离:为防止带毒的媒介昆虫,例如蚜虫、叶蝉、蚧虫、蓟马等对繁殖母株的传毒,可采用铁纱把苗床或盆栽花卉完全罩起来。
科学测报,化学防治要抓时机
化学防治就是利用化学农药防治园林植物害虫、病菌、线虫、螨类、杂草及其他有害动物。这是当今植保的主要方法,这种方法简单、方便、高效,时空限制小,适于大面积防治猖獗成灾的害虫,能起到急救作用。但缺点是污染环境,容易造成害虫的再猖獗,增强害虫的抗药性。尤其是在城市人口密集地区,更是不适于用化学防治。但在暴食性、突发性病虫害发生时,可以使用化学防治。
北京长陵是明成祖朱棣的陵寝,生长着大量古松柏。为使600年树龄的古树群健康生长,长陵管理处对其中的危弱古树进行了复壮。将危弱古树分为3种类型,利用营养坑法诱发根系或根群的生长,取得了很好的复壮效果。
所谓营养坑法就是在树下挖直径40至100厘米宽、深80厘米的坑,把挖出的碎石块等回填入坑中约10厘米,也可用碎树枝代替,(不能用对根有抑制作用的核桃树枝、桃树枝),撒入壳斗科植物的落叶(如橡树叶),压实后约5厘米厚,覆土5厘米,再把膨化鸡粪2至4斤和橡树叶掺3至5倍土混合后填入坑中踩实,剩余土围埯即可。第一次浇水时可适量加入微量元素,如活力素或营养液等,如果天气较旱,可在3、4、5月各浇水一次,11月份再浇一次。据监测,当年吸收根明显增多,第二年部分吸收根向发育根发展,新生吸收根呈网状分布,最长达20厘米左右,根系的吸收能力显著增强。
碎石、树枝具有改善深层土壤透气的功能,并排除根部土壤中多余的水分。鸡粪可增加土壤肥力。橡树叶由于分解缓慢,当年一般只起保水作用,两三年后逐步分解,并产生有机酸,促进土壤中难溶性无机盐类转化,使之成为易被植物吸收的养分,提高土壤中原有养分的有效性,发挥土壤中潜在肥力的作用,抑制了鸡粪矿化过程,根部有益菌的数量也显著增加,4至5年时形成团粒结构。在营养坑内,古树根系发育成良好的根群。
古树衰弱分3种类型:
一是树冠中心衰弱型。此类型是古树长年离心生长造成的,在支撑根上生长的发育根和吸收根主要分布在树冠垂直投影附近或更远的地方,在以树干为圆心,以树干到树冠垂直投影直线距离的1/2处为半径,画圆范围内,发育根和吸收根明显偏少,遇有大根衰弱死亡时,树冠呈现出下部外围强,顶部中心弱的状况。营养坑一般定点在树干与树冠垂直投影距离的1/2处,解决树干周围根系不足的问题。
二是树冠外围衰弱型。症状是树冠的垂直投影面积在一定范围内呈逐年缩小的趋势,树冠下部枝、外围枝逐步衰弱或枯死,树中心常萌发部分新枝,是古树由离心生长转为向心生长的典型症状。树冠垂直投影外的根系呈萎缩状衰弱或死亡,树冠垂直投影内新的发育根和吸收根有所增加。为维持古树的正常生长和发育,营养坑基本上定点在树冠垂直投影的外缘,施工中见到腐烂的根可及时清除。
三是整体衰弱型。表现为树冠整体枝叶稀疏,年发枝量小而弱,是古树衰弱的常见症状。根系表现为分散冗长,无明显发育吸收根群,土壤干旱瘠薄,板结,透气性差。营养坑应在树冠垂直投影线上施工,且营养坑数直径的总和应控制在树冠垂直投影周长的1/3左右,并注意避让,保护好大根。
总之,在古树复壮中,应根据古树不同的立地条件和不同长势,确定营养坑的大小和方位,一般挖3至5个即可。营养坑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通过合理调节古树根系的分布,提高了根系的吸收能力,改善了古树的营养状况,为古树复壮提供了必要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