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干旱地区,全年降水量不足100毫米,直接影响着植树的成活率。如何在干旱地区植好树,是亟待解决的一件大事,也是众多科研人员关注的课题。
多年的城市绿化工作给了我们一个启示,就是以科学态度,掌握树木的生长习性和生长规律植树,起到了较好的效果。我们种的苗木许多都是从南方引进的,成活率仍保持在90%以上。
实践中,我们对北方原始树和南方引进的适应树作了仔细的观察和分析,发现这些树的根系――主根都很粗壮,支根也很发达。树在生长时,为了能吸收到足够的水分和养分,就要有自身的适应能力,在缺水的情况下,主根拼命向深土里扎,支根也向四周扩散,形成丰富的吸水功能,寻找土中的水分,这就是树能生长的自然过程。俗话说:“树有多高,根有多深”,就是树在不同的生长环境和条件下,都存在着特有的生长习性和规律,不论是乔木还是灌木,都有不的生长习性。
我们综合了树的这一自然习性和规律,制定了一套科学的植树流程。即:选苗护苗要细心,适时种树很要紧,土坑要求够标准,施足底肥浇足水,勤浇枝叶保土湿,六十天后见苗青。我们严格把住植树流程关,为树木的成活创造良好的条件。
其具体做法是:苗选根无损伤带土球的苗,选立春后20至30天种为最佳。标准坑为乔木1米×1米×1米,灌木为0.8米×0.8米×0.8米。坑挖好先浇足水,再施足底肥后种植,种后浇透水,日后每天早晚一次浇干和叶,10天浇一次根部,保持土湿,一般60天就可转青。转青后说明根部能吸水分供给叶面蒸发,植株就不会枯死,水也可改为1个月或20天浇一次。
冬季,园林工人经常会对行道树木进行修剪,以清除病虫枝、徒长枝,保持树姿优美。在修剪过程中常会在树体上留下伤口,特别是对大枝进行回缩修剪易造成较大的伤口,或者因扩大枝条开张角度而出现大枝劈裂现象。另外,因大风和其他人力的影响也会造成树木受伤。这些伤口若不及时处理,极易造成枝条干枯,或经雨水浸蚀和病菌侵染寄生引起枝干病害,导致树体衰弱。针对伤口种类有以下几种不同处理方法。
1、修剪造成的伤口处理
在修剪中有时候需要疏枝,将枯死枝条锯平或剪除,在其附近选留新枝加以培养,以补充失去部分的树冠空缺。疏枝后树体上的伤口,尤其是直径2厘米以上的大伤口,应先用刀把伤口刮平削光,再用浓度为2%~5%的硫酸铜溶液消毒,然后涂抹保护剂。一般保护剂是用动物油1份、松香0.7份、蜂蜡0.5份配制的,将这几种材料加热溶化拌匀后,涂抹于树体伤口即可。
2、大枝劈裂伤口的处理
先将落入劈裂伤口内的土和落叶等杂物清除干净,再把伤口两侧树皮刮削至露出形成层,然后用支柱或吊绳将劈裂枝皮恢复原状,之后用塑料薄膜将伤处包严扎紧,以促进愈合。若劈裂枝条较粗,可用木钉钻在劈裂处正中钻一透孔,用螺丝钉拧紧,使劈裂枝与树体牢牢固定。如果劈裂枝附近有较长且位置合适的大枝,也可用“桥接法”把劈裂的枝条连接上,促进愈合,以恢复健壮的树势。若枝条损坏程度不是很严重,可借助木板固定、捆扎,短期内便可愈合,半年至一年后可解绑。被风将树干刮断的大树,可锯成1米~1.5米高的树桩,视树干粗细高接2至4根接穗,或在锯后把锯面切平刨光,消毒涂药保护后,让其自然发生萌蘖枝,逐渐培养成大树。
3、树洞的填补
有些树体上的伤口因保护不周导致愈合不良,引起树皮木质部腐烂,进而形成树洞。树洞严重时会破坏树体的输导组织,使水分和养分不能正常运转而危及树木生命。因此,必须及时采用补救措施,防止树洞继续扩大。可先将腐烂的木质挖出,并切削去全部腐烂组织,清理干净之后用消毒药水消毒,然后用水泥和小石子按1:3的比例混合填补。小树洞可用木板钉楔填平,或用沥青混合3至4份锯末,涂抹填平。
4、皮层腐烂的治疗
有些树木皮层严重受损但尚未环状烂通的主枝和主干,可在4月~6月实行植皮手术。先用酒精消过毒的刀片把损伤坏死的树皮皮层和木质部刮净,并对伤口进行消毒,之后沿病疤边缘向外削去3厘米~4厘米宽的一圈好皮。在同一品种树体的光滑健壮枝干上取一块健康树皮,大小和病树上伤疤部大小一致,将其贴于病树枝条上,使四周接触好,并紧贴木质部。植皮之后用塑料薄膜将伤处封严,防止雨水进入。
龙爪槐为豆科落叶乔木,其枝条弯曲下垂,树冠常修剪成伞状,是很好的绿化树种,下面简单介绍它的修剪方法:
龙爪槐的伞状造型若想达到理想的形状,修剪至关重要,其中包括夏剪和冬剪,一年各一次。夏剪在龙爪槐生长旺盛期进行,要将当年生的下垂枝条短截2/3或3/4,促使剪口发出更多的枝条,扩大树冠。短截的剪口留芽必须注意留上芽或侧芽,因为上芽萌发出的枝条可呈抛物线形向外扩展生长。到了冬季,龙爪槐的叶子落掉,交错的枝条可以看得更清楚,这时要仔细地进行一遍修剪。首先要调整树冠,用绳子或铅丝改变枝条的生长方向,将邻近的密枝拉到缺枝处加以固定,使整个树冠的枝条分布均匀。然后剪除病死枝以及内膛细弱枝、过密枝,再根据枝条的强弱将留下的枝条在弯曲最高点处留上芽短截。一般是粗壮枝留长些,细弱枝留短些。
道路两边的龙爪槐在定植后的前几年,可在路面上搭设棚架,将临近路径两侧的枝条引到棚架上,让其相向生长。几年之后,当枝条交织固定在一起时将搭设的棚架撤掉。这时,路上会出现一条绿色长廊,形成一道别致的风景。还可以在道路入口两侧各植一株龙爪槐,依上述方法整形修剪,也是一种很好的造型。
另外,还可以将龙爪槐的伞面修剪成波纹状,方法是:第一年将预留的枝条在弯曲最高处留上芽短截,第二年将下垂的枝条留15厘米左右留外芽修剪,再下一年仍在一年生弯曲最高点处留上芽短截。如此反复修剪,即成波纹状伞面。若下垂的枝条略微留长些短截,几年后就可形成一个塔状的伞面,孤植或成行栽植都很美观。
“樱桃好吃树难栽”、“人挪活、树挪死”,目前大树移栽确保成活,在农林特别是园林行业还是一个难点,而移栽大樱桃大树更是难上加难。为解决这一难题,我们对此项工作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移栽
实验于2002年2月21~3月2日在芝罘区只楚街道办事处孙家庄村东。因修路急需移栽6年生大樱桃盛果期大树312株。2001年常规管理、结果正常。原植地土壤为潮黄土,新植地土壤为黄堰土。坡向均为西坡,土类均为棕壤。
1.1.1新植地整地
2001年冬季对新植地进行土地平整、并按株距4米、行距5米的密度定点挖穴。穴的规格为长1米、宽1米、深80厘米。挖穴时将心土与表土分开堆放。
1.1.2起树
提前三天将土壤喷湿并踏实,使土壤与土壤、土壤与大樱桃根系间密接在一起。起树时按树木所带土坨的大小分为不带土、土坨直径小于40厘米、土坨直径小于60厘米、土坨直径小于80厘米和土坨直径大于80厘米等5种处理。凡起树时根系不带土或运输途中土壤散落的均按不带土坨记。
1.1.3栽植
先将表土填入穴底面至三分之一处,再将大树垂直放入穴中央,然后回填土、踩穴、打水盆、浇透水、封穴,每株浇水量不小于200公斤。
1.2管理
移栽完成后树木固定是关键,按八方位用十二号铁丝进行固定,以防倒伏。为提高地温保墒,浇完水后将穴用地膜覆盖,以后管理按常规进行即可。
1.3田间实验
以未移栽的大樱桃树做对照,在田间按对角线的方向,机械选择9株树木进行观察,并记录果实的大小与个数。每株树木按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各选择一个标准枝进行调查,取平均值进行分析。
2结果与分析
实验结果表明土坨大小、固定、覆盖对大樱桃大树移栽成活率、结果量有一定的影响。详见表1。
表1不同处理对大樱桃大树移栽成活率、结果数量的影响
测定项目 |
土坨情况 |
固定情况 |
覆盖情况 |
|||
不带土 |
带土坨 |
固定 |
不固定 |
覆盖 |
不覆盖 |
|
(ck) |
(ck) |
|||||
成活率(%) |
0 |
62.5 |
92.1 |
0 |
91.2 |
58.8 |
结果量(kg/株) |
0 |
8.1 |
19.2 |
0 |
17.8 |
11.2 |